明发国际




      欢迎来到河北明发国际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全国服务热线 :400-6639 -168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小麦低温期使用这些除草剂 ,需谨防药害

      发布日期 :2019-03-12

      小麦使用除草剂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生产中麦农基本上都知道除草剂可作土壤封闭处理。

      杂草出苗后施用茎叶处理剂,目前用于小麦杂草防除的药剂种类多,选择适合当地除草的除草剂,也有一定的了解 。

      但据调查发现,很多地方在使用除草剂时,对外界环境条件  ,特别是施用时的温度条件注意不够,因而生产上因忽视施药时天气条件而造成的药害事故 ,屡有发生 ,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下面就麦区使用的一些除草剂,哪些与温度条件密切相关 ,特作一些简要介绍。

      有经验的麦农都知道,在购买除草剂用于小麦田除草时 ,说明书上大都作了适应温度范围的介绍 ,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因这些说明都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为了发挥除草剂的效果,在适宜的温园内不仅除草效果好,而且对小麦安全性也好;而忽视了温度影响,就容易导致药害局部或大范围的发生。

      下面介绍几种使用时与温度密切相关的除草剂 。

      异丙隆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为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近几年的实践表明11月下旬或12月上中旬麦田除草 ,此时温度低,甚至出现0℃左右或以下的低温 ,用药后的麦苗因生长幼嫩,会使麦苗大部分枯死 ,小麦叶片出现开水烫伤状 ,叶色变深、萎蔫下垂,干枯发白等症状。

      这是因为该药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通过根系吸收后 ,在导管内随水分向上传导到叶内 ,抑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发挥杀草作用。

      但异丙隆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 ,施用异丙隆后麦田短期内遇到低温霜冻天气,出现通常所说的“冻药害”现象 ,叶尖干枯,叶片似开水烫过一样。

      如果施药后夜间出现霜冻,以及嫩苗,积水田,其药害会更加严重。施用异丙隆遇低温、霜冻造成药害的麦田,如果田间麦苗受害程度较轻 ,只是叶片出现发黄现象,没有出现死苗,以后麦田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 ,对产量影响不大,对受冻药害的麦田喷施磷酸二氢钾 、腐殖酸等叶面肥,有利于促进麦苗恢复。

      啶磺草胺

      啶磺草胺为茎叶处理剂 ,能防除小麦田日本看麦娘 、看麦娘、野燕麦、野老鹳草、荠菜 、繁缕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

      药物由杂草叶片 、叶鞘、茎和根吸收  ,在生长点累积 ,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 ,无法合成支链氨基酸,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杂草细胞分裂,造成杂草停止生长 、黄化,然后死亡 。

      该药不宜在低温霜冻(最低气温低于2℃)等 恶劣天气前施药,不宜在遭受涝害、冻害、盐害、病害及营养不良的麦田施用,施用前后2天内也不能大水漫灌,以免产生药害。

      施药后2天内不能有的寒流天气,最低气温低于0℃停止用药 ,以免对小麦造成药害 。

      啶磺草胺混配性能较好,可以和麦喜58克/升双氟.唑嘧胺悬浮剂 、氧氟吡氧乙酸 、苯磺酸、溴苯腈、二甲四氯、异丙隆在等 混用,以扩大杀草谱 ,但不能与唑草酮混配使用。

      溴苯腈

      溴苯腈是触杀型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剂,药物主要经叶片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有限的传导,通过抑制光合作用的各个过程迅速使植物组织坏死。

      一般施药24小时内杂草叶片褪绿,出现坏死斑,在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的条件下加速叶片枯死。

      施药宜选择晴天光照较强、温度偏高时施药,有利于药效发挥  ,加速杂草死亡。

      小麦对该药的耐药性较强,正常施用不会造成药害,但如果施药不当,会导致小麦叶片发黄 。

      为防止药害发生,配药时应进行二次稀释, 加足水量 、避免因施药浓度过大造成药害,一般每亩加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施用溴苯腈后遇低温或高温天气,除草效果可能降低 ,对作物的安全性也降低。

      一般施用溴苯腈后遇8℃以下的低温,作物体内的解毒过程缓慢,易产生药害,特别是遇霜冻天气时容易出现冻药害 ,致麦苗叶片发黄。

      小麦田喷施40%二甲溴苯腈乳油3天后出现过低温霜冻天气,这可能是导致小麦叶片发黄的主要原因 。

      溴苯腈为触杀型除草剂 ,较大的麦苗在叶片受害后,一般不会全株死亡,但受害重的弱小苗,叶片严重损伤 ,可能出现全株死亡。

      气温回升后,受害麦苗一般经半个月左右 就能恢复生长。如果是小麦处在分蘖期 ,还没有拔节,用药后3天左右 遇到一次低温霜冻天气 ,

      小麦叶片就会出现发黄现象,严重时麦苗会造成心叶枯死,受害重的弱小苗,叶片严重损伤,可能有的会全株死亡 。

      气温回升后,受害麦苗一般经15-20天就能恢复生长,并适当提早施用拔节孕穗肥,加快麦苗恢复生长。 

      乙草胺

      乙草胺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药物可被植物幼芽吸收 ,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通过下胚轴吸收传导,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

      如果田间水分适宜,杂草幼芽未出土即被杀死; 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 后随土 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物后起作用 。禾本科杂草中毒症状为心叶卷曲萎缩 ,其他叶皱缩 ,整株枯死。

      施用噻吩磺隆和乙草胺后遇雨 ,田间湿度过大或长时间积水 ,均会对小麦造成药害 ,严重的导致不出苗,其中乙草胺对小麦的安全性相对较差。

      麦田施用乙草受后遇雨土壤湿度过大旱  ,极易对小麦出苗及幼苗生长造成明显药害,田间如果出现积水,积水处麦苗受害更重。

      小麦受乙草受药害症状为胚芽生长及出苗迟缓、出苗率下降,第一片叶扭曲、畸形生长 、植株矮化。

      药害随乙草受施用量增加而加重,在喷施相同量的情况下,药害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加重 。

      每亩用20%噻磺.乙草受可湿性粉剂110克,用药量略偏大 ,但在正常施药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对小麦造成药害,导致不出苗。

      据反映,施药后2天如果当地遇中雨,以后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田间虽然没有出现积水,但土壤湿度过大 ,小麦容易受到噻磺.乙草胺受药害,导致不出苗或麦苗生长受到抑制 。

      精恶唑禾草灵

      该除草剂为小麦常用的茎叶处理剂,适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 、野燕麦等 ,该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普遍的精恶禾草灵,主要用于大豆、花生地等阔叶作物除草用,这类精恶唑禾草灵除草剂,已明确不能用于麦田除草。

      另一类精恶唑禾草灵是添加了安全剂的制剂,如市场上供应的拜耳生产的骠马 ,可以用于防除麦田的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和野燕麦等 ,

      一般每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50-60毫升,春季草龄大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但亩用量不应超过150毫升,否则易造成药害。

      使用该除草刘时,如果在施用后3-4天内遇上寒流,可导致麦苗发黄,叶尖枯白 ,麦苗较小时可造成死苗。

      因此,最好选择在较好的晴天时段施药,以保证安全性,而且当小麦拔节后不能使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