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国际




      欢迎来到河北明发国际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全国服务热线:400-6639 -168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怎样选好 、用好麦田除草剂

      发布日期:2019-03-12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在田时间长。麦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多 、数量大,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已成为小麦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包含了很多技术问题,各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除草效果差 、除草不彻底和出现药害等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经验 ,现就麦田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简述如下,以期为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 。

      一、根据麦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制定防治策略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受地理环境、气象因素、耕作制度等影响 。在黄淮冬麦区,主要有冬前和冬后两个出草高峰 。在一般年份 ,自小麦播种后5-7天杂草开始萌发,到30-45天形成第一个出草高峰,冬后从2月中下旬开始出草,至3月中旬达到高峰。一般情况下,冬前出草量达到70-80%,冬后仅占20- 30% 。气温偏高 、雨水偏多的年份,冬前出草量大 ,干旱年份出草量偏少 。冬后出草量的大小,同样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由于正常年份冬前杂草已基本出齐,此时小麦植株矮小,便于进行化学除草 。因此,应当采取春草秋治的防除策略。可以采取苗前封闭和杂草3-4叶期茎叶处理的方法进行化学除草。
      二、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
             据江苏省睢宁县植保站调查资料,当地麦田杂草有15个科27种,对小麦危害较重的有 :看麦娘、硬草 、早熟禾、野燕麦 、多花黑麦草 、猪殃殃、繁缕 、大巢菜 、荠菜、播娘蒿、婆婆纳、佛座、泽漆 、粹米荠 、刺儿菜和芦苇等。我们可以把这些杂草简单地分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两大类。
      防治禾本科杂草可以选择 :绿麦隆 、异丙隆 、乙草胺、精噁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等。由于不同的杂草种群对这些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反应不同,因而在药剂的选择上还要进一步细化。
      如:以看麦草、野燕麦为主的田块,可以选择精噁唑禾草灵进行防除。炔草酸的杀草谱比精噁唑禾草灵稍宽些,除草效果优于精噁唑禾草灵 ,在每亩4-6克有效含量情况下 ,冬前可以防除多花黑麦草、硬草等难防杂草;绿麦隆和异丙隆能够有效防除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特别是异丙隆仍是当前防除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的首选药剂。
      麦田中阔叶杂草的种类较多,相应的除草剂品种也多,应当根据具体杂草群落选择 。
      目前登记在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有:苯磺隆、噻吩磺隆、苄嘧磺隆、甲、绿磺隆(由于甲、绿磺隆在PH7的土壤中分解较慢 、残留药害较重 ,长江以北旱作区禁用)二甲四氯、2.4-D丁脂、氯氟吡氧乙酸、乙羧氟草醚、唑草酮、双氟磺草胺等 。其中苯磺隆仍是当家品种之一,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速度和除草效果,常采用复配的方法 。如防除猪殃殃 、婆婆纳、播娘蒿、荠菜等,选用 :苯磺隆+乙羧氟草醚;苯磺隆+唑草酮 ;氯氟比氧乙酸+二甲四氯等。
      防除野老鹳,麦家公、大巢菜、繁缕等 ,选用: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唑草酮+二甲四氯等。
      现在有三元复配剂,如唑草酮+苯磺隆+二甲四氯可以基本防除麦田中的所有阔叶杂草。
      三 、根据除草剂的杀草特性选择使用时期
            化学除草剂有着不同的生物活性和杀草方式,因此 ,必须利用其特点用好除草剂,才能获得理想的防除效果。
      如:乙草胺:酰胺类除草剂 ,以芽鞘吸收为主 ,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 。可以在小麦播后至立针期作土壤封闭使用,其除草效果受土壤湿度影响较大,干旱条件下不利于药效的发挥,除草效果差 ,当施药后遇雨田间积水时,又易产生药害。
      异丙隆:脲类除草剂 ,主要防除一些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对繁缕效果好),芽前 、芽后均能使用,但以芽后早期使用效果最好 。可在小麦(大麦)播后芽前至4叶期使用 。异丙隆的药效发挥也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干旱条件下使用效果不好,芽后使用优于芽前 。
      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 ,均为茎叶处理剂,无封闭作用 ,因而只能在杂草出齐后进行茎叶处理。
      苯磺隆:脲类除草剂,以茎叶吸收为主,兼有封闭作用 ,主要防除阔叶类杂草,在杂草3-4叶期使用效果最好 。由于其死草速度较慢 ,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死草速度 ,多与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乙羧氟草醚等复配使用。
      唑草酮:茎叶触杀剂,无内吸传导性 ,用于防除阔叶杂草,用量大时对小麦叶片有灼伤现象,死草速度快 ,但除草易复发 ,且对繁缕、大巢菜等效果较差,可与苯磺隆、二甲四氯等复配使用 ,在杂草3-4叶期使用最佳。
      草甘膦是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利用其内吸性,在小麦灌浆前5-7天施药,防除麦田芦苇效果很好,对小麦灌浆基本无影响。
      四、提高使用技术,发挥除草剂的除草效能除草剂具有各自的特点,必须提高使用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除草剂的除草效能 ,才能取得良好的除草效果,并减轻或避免药害的发生 。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施药与气候的关系。当天气干燥或风速较大时施药 ,会增大药液的蒸发和飘移量,杂草叶面、土表附着的药液量减少,造成除草效果下降,应当避免在干燥和大风的气候条件下施药 。
      2、施药与温度的关系。很多除草剂在高温条件下活性增强,在低温条件下活性降低,死草速度减慢,一般在日平均气温大于8-10℃度时利于药效发挥 。但有些除草剂品种在日平均气温5左右时施药,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苯磺隆、唑草酮等。冬前在日平均气温5左右(夜间不结冰为好)使用 ,冬后仍能获得好的除草效果 。
      使用异丙隆应注意在冷尾暖头施药 ,寒流前2-3天应停止施药,否则可产生冻药害 。
      3、施药与湿度的关系。无论是土壤封闭还是茎叶处理都需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干旱条件下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应避免在过于干燥的条件下施药 。
      4、施药与用水量的关系 。施药时用水量的多少 ,关系到药液的附着量和施药的均匀程度 ,从而影响到除草效果。施用除草剂要求不重喷、不漏喷,重复的部分易产生药害,漏喷的地方杂草不死 。根据实践经验,作为土壤封闭除草时 ,亩用药液量为45-60公斤为好(手动喷雾器3-4桶水),茎叶处理剂以30-45公斤(2-3桶水)为好。
      5 、施药与整地质量的关系。土壤表面细碎平整 ,有利于药液封闭形成药膜,除草效果好。土表不平 ,且土块较大时不利于土表封闭 ,且由于冬天的冻融作用 ,大土块破碎 ,造成春季出草量增加,降低了除草效果 。
      五、杂草复发的原因及对策
            在实际的化学除草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田块死草不彻底、杂草复发现象 。如果出现的面积小、杂草量少 ,则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在除草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喷 、轻喷的现象,同时在杂草群落中也难免会有部分抗性杂草的出现 ,化学除草没有百分之百的效果。但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复发,就应当引起重视了 。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认为杂草复发存在如下原因 :
      1、除草剂速效性太强,仅就麦田为例:如唑草酮是茎叶触杀型除草剂,除草速度快,当杂草稍大时仅能杀死地面以上的大部分叶片 ,而杂草生长点和根系不死,容易复发 。
      2 、除草剂使用药液浓度太高,也造成快速杀死叶片、不死根的现象发生 。
      3、施药用水量太少 ,喷雾不均匀。根据实际调查,在同等除草剂剂量下 ,亩喷1桶水(约15公斤) ,复发率比亩喷3桶水高20%以上。

      对策:

      1、解决除草剂速效与迟效的合理配比问题。如:苯磺隆+乙羧氟草醚配方 ,如果乙羧氟草醚的亩用量超过20毫升(10%乳油) ,死草速度为3-5天 ,杂草对苯磺隆的吸收和传导量下降 ,杂草易复发 。

      因此,我们可以将死草时间控制在7-10天,这样就减轻了杂草的复发,实践证明苯磺隆+乙羧氟草醚配方,以10%苯磺隆12-15克+10%乙羧氟草醚8毫升为宜 。
      2、提高施药质量 ,力求均、透。施药质量直接影响到除草效果,要求采用手动喷雾器施药 ,亩用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要保证不重喷 、不漏喷 。
      六、药害的成因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除草剂的范围和面积迅速扩大 。除草剂药害的产生就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严重时不但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损失 ,而且还会带来社会问题 ,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
      除草剂药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有除草剂本身的性质问题;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问题;有农作物生育敏感期的问题 ;还有施药者不规范施药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单独存在,有时重合出现,很难分清主要和次要。由于文章篇幅限制,恕不详述 。
      基本对策 :科研工作者应当研制出安全性更高 、使用更方便的除草剂 ;生产厂家应严格按标准生产出合格的除草剂产品 ;农药经销、农技推广者应当熟练掌握除草剂的相关知识,对农民加强技术指导 ;农民朋友也应当积极学习科技知识,提高除草剂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技术,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药害的发生 。





        XML地图